Search

前幾天聽了「那些你不敢對老闆說的事」podcast
那集的內容講的是「自我挫折感跟比較心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幾天聽了「那些你不敢對老闆說的事」podcast
那集的內容講的是「自我挫折感跟比較心態」
每次聽他們的podcast都得到很多不同的啟發
.
本篇全文轉發自我的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nawang_lifestyle/
.
比較心態在職場、在生活、在社群處處可見
尤其現在的社群渠道大爆炸,更加加劇這個現象
社群媒體,尤其更即時分享的IG (內容跟照片都套了濾鏡XD)
心靈狀況比較低落的狀況下
更容易放大「別人都過得比較好」的心態
又或者是努力耕耘了很多年
比不上別人幸運地被貴人賞賜、結交到好人脈
忽然之間得到曝光、資源、贊助
又會更放大「只有自己懷才不遇」的感覺
.
更常見、日常發生的狀況是
有人無心的爆紅,有人的努力不被市場看到
努力籌備的題材,按讚不如網美花五分鐘發的廢文
公司投入很多心力金錢的企劃,不只賺不到錢還虧錢
常常聽到某些明星出道的故事(少說聽過三次以上XD)
「只是陪朋友去試鏡,朋友沒有上,自己卻被簽約了」
於是每天都在感嘆人生際遇的差別
.
而為什麼會一直有比較心態跟不適感?
(一) 把自己看得太重要
無論是職場、生活、社群生態中
都會忍不住找到跟自己相似類型的人當比較標的
「他接到好多案子」、「他升遷的速度好快」
「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爛」、「好像很丟臉」
我們常以為別人會很在意自己的表現
過分放大「影響力」或太在乎假想中的「別人的看法」
但到頭來其實別人並沒有那麼在乎你
我們都是那些生態上小小的「個體」
只是慣性且無意義的把自己拿去跟別人類比
.
(二)厲害的人本來就亮眼又顯而易見
工作或生活中厲害的人才會被大家讚揚、再被你看見
社群演算法只會讓你看到人氣很高的人
所以照這個邏輯,當然隨處可見都是亮眼的人
而導致在這個盲點下,自信心低落
當你往前跑才會只看到在你前面的人
理所當然不會看到還在你後面的人
.
(三)客觀判斷自身現況與優缺點
很多優秀的朋友,從客觀、理性角度都知道自己的優點
但情緒上又常常很在意還不足的地方
慣性比較 不是短期能消除的
練習方式就是生活中,正負評價要一起看
更專注在自己的優勢與優化方向
情緒上適當接收,適時的檢討才能有進步方向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擁有電商、FMCG、零售產業、人力銀行、 新創公司等多元行銷工作經歷,目前身份包含【履歷面試諮詢師】、【行銷與求職講師】、【職涯媒合平台–職涯大小室創辦人】
View all posts